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日期:2023-05-22 15:02:13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 BsAb)能同时结合两种不同抗原,并促进它们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的抗体分子。与传统单克隆抗体相比,双特异性抗体在治疗肿瘤、感染等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下面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随机杂交法

      随机杂交法是利用人工构建的DNA库进行大规模高通量筛选的方法,该方法由莱纳·布鲁曼等人于1988年首次提出。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构建包含两个或多个基因区域的DNA片段,然后将它们随机重组并表达,最后通过多轮的高通量筛选来挑选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双特异性抗体分子。
 
      由于该方法的随机性和高通量性,因此可以得到大量和多样化的双特异性抗体,但同时也存在着低表达量和高度异质性的缺点。
 
2、二元系统法

      二元系统法是将两种不同的单抗的变异区段(VH和VL)合并在一起,构建出含有两种单抗特异性和交叉反应特征的重组抗体。其中一种单抗(常规单抗)仍然保持其原有的特异性,另一种单抗(变异单抗)则发生功能性改变,具有了新的识别能力。
 
      二元系统法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和化学偶联等方式来实现,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高度可控性。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直接连接VH和VL、插入一个衔接肽或者使用重链类固醇和轻链类固醇融合等方式来制备双特异性抗体。
 
3、单链抗体碎片拼接法

      单链抗体碎片拼接法是将两个单链抗体拼接在一起,其中一个单链抗体的C端被连接到另一个单链抗体的N端,从而形成两个不同的可变区结构,能够同时识别两个靶点。该方法可以通过重组DNA技术进行实现。
 
      由于单链抗体碎片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更好的渗透性,因此可以提高进入细胞和穿透组织的效率,是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的重要方法之一。
 
4、地位特异性变异区重组法

      地位特异性变异区重组法是在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设计或者随机化进化等方式,利用生物学优势筛选出具有多重识别能力的抗体分子。该方法通常使用重组DNA技术,并结合重组蛋白表达技术、流式细胞分选等手段进行实现。
 
      以上是一些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的常见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并且适用的范围和应用场景也不尽相同。在选择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具体情况综合考虑。